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

时间:2025-04-20 23:37:31
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通用10篇)

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2、知道金属的材料能导电,塑料管,纸,毛线等材料不能导电。

3、简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电线,铜丝,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纸绳,电灯泡,电池。

2、记录表,笔,橡皮。教师自制道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魔术

1、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电池

2、电池的两端一样吗?介绍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连接小灯泡才会亮?

二、实验

1、出示铜丝:它是什么?铜丝铜丝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出示纸绳:它是什么?纸绳纸绳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2、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材料:电线,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请小朋友实验。哪种材料能是小灯泡亮起来?

3、介绍记录表:在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在不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

4、幼儿操作实验,教师指导观察。

5、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教师和幼儿总结:金属材料能导电,所以小灯泡就能亮起来。毛线纸等材料不能导电。

三、结束部分:出示两根电线(一根两边露出铜线的,一根两边没有铜线的。)

1、它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请幼儿实验。

2、教师总结:电线外面的塑料外衣是不能导电的,他是保护我们的,有了它我们就不容易触电。但即使这样,小朋友平时也不要随便去摸电线,电源插座。因为平时生活正的用电,电压很高是很危险的。

  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 篇2

活动目标:

1、对电线能导电的现象感兴趣。

2、在操作比较中发现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

3、懂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形成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小电珠、电线、硬币、木片等)、记录纸、笔、图表、课件。

活动过程:

一、 探索活动

(一):小电珠亮了

1、出示小电珠,引起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的小电珠亮起来?(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讲述:需要电池、电线)

2、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

①师:是不是有了电池、电线,小电珠就会亮了呢?请你们都来试一试,等会儿把你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②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师:你们的小电珠亮了吗?(有的亮了,有的不会亮)刚才,我们都用电池、电线试了一下,为什么有的小电珠会亮,有的不会亮呢?

3、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

4、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出示两根不同的电线:其中一根已经剪掉包在外面的塑料,一根没有剪掉塑料。

师:这两根电线一样吗?(幼儿观察比较两根电线的不同)当电线外面包着塑料时,电线不会导电,所以小电珠不会亮;如果我们把包在外面的塑料剪掉,露出细细的铜丝,电线就会导电,小电珠就会亮了。

5、教师小结:原来,要让小电珠亮起来,除了要有电池,还要有一根会导电的电线,有了这根会导电的电线,小电珠才会发光发亮,电线的本领可真大呀?

二、 探索活动

(二):什么物体能导电

1、出示操作材料

师:是不是只有电线才会导电呢?(出示操作材料和大图表)请你来猜测一下,图表上的这些物体,谁能导电?谁不能导电?

2、幼儿自由猜测,教师记录猜测结果

3、请幼儿边操作边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交流实验后的发现,教师在大图表上记录幼儿实验结果

5、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钥匙、铁片和硬币都能导电,而塑料片、木片和纸片不能导电

三、 联系生活,拓展经验

1、出示幻灯片:电线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塑料是不会导电的,聪明的人们就用塑料包在铜丝、铁丝的外面,这样当人们用手触摸时,就不会发生触电的危险。

2、出示幻灯片:插座、开关、电源插头,让幼儿懂得要安全用电。

四、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想到了哪些保护自己的好办法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 篇3

目标:

1、能根据经验进行合理推断猜想,做简单的探究性实验

2、指导有的材料导电,有的不导电,他们各有用途

过程:

1、提出实验要求——大家都喜欢做实验。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两个小实验。

——做实验时有规则的,老师说活动开始时,大家才能动手,在老师讲话和小朋友发言时一定注意倾听

2、第一次实验——出示实验材料:电珠、电池、单线一段:怎样让电珠亮起来——教师提升幼儿的发言,并操作实验——请你也来试一试。幼儿分组实验——出示电路图并小结:电池里的电通过连接的电线传给了电珠,电珠就亮了。电线导电,可以帮我们输送电流

3、第二次实验——还有哪些材料导电呢?出示小实验材料。如果分别把它们连接在你们的电路中,小灯泡还会不会亮呢?先别动手,根据生活经验小组商量一下,猜一猜哪些会使小灯泡亮?哪些又不会呢?把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并互相说一下猜测理由——刚才的结果只是猜测,下面我们做实验来验证。材料分别放在8张凳子上。大家可自由选择到8个地方做实验。尽量把每种材料都试一试。

实验方法:把被测的物体连在电线的两旁,如果灯亮,说明该物体导电;如果灯不亮,说明该物体不导电。

——幼儿做导电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帮助——交流讨论:你们的实验结果与猜的结果完全一样吗?那些材料能导电,哪些材料不导电?在交流过程中请幼儿示范。

——归纳引导:什么质地的材料能导电?什么质地的材料不能导电?

4、谁的本领大?

——人们利用导电的材料把电输送的人们需要他们的地方,利用不导电的材料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它的地方——到底谁的本领更大些呢?

——小结:他们的本领都很大,生活中,我们谁都离不开他们。

   ……此处隐藏2825个字……板的小嘴巴里去了,你被电到了,能醒过了就算不错了。”灰太狼吓得直吐舌头,以后再也不敢碰电插线板了。

  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体会电的重要性。

2、知道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电视机、点灯等电器;纸张、画笔。

活动过程:

1、了解电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逐一打开电视机、空调、电灯等,都没有反应,“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这些东西都坏了吗?”

(2)幼儿讨论寻找原因,当确定没有接上电源的时候,教师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需要用到电呢?”

2、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教师引导幼儿展开丰富想象,进行讨论:请你假设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电,将会怎样?

3、了解电从哪里来。

(1)幼儿观看PPT课件,了解人们发电的方式。

(2)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回忆发电的方法。

4、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了解电的传输过程。

发电厂→高压电塔→变电站→电线杆→千家万户

5、知道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方法。

(1)幼儿分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2)幼儿自主设计绘画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标志。

  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安全用电,学习自我保护技能。

活动准备:

“有电危险”标志10张、课件、故事《会“咬人”的电》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小松鼠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来猜猜他是谁吧?(尾巴像把伞,住在森林里,喜欢蹦又跳,爱吃小松果)

师:“看看他是谁,哦,原来是小松鼠,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一起和他打个招呼吧,那小松鼠今天也带来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2.听故事了解电插座、插线板。

提问:蹦蹦想看电视她是怎么做的?

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呢?(哦,妈妈说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

3.出示课件。

那电插座是什么样的呢?

师:“看,这就是电插座,还有一种叫插线板,它有一根长长的电线,能够移动,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才能更方便的使用电。那他们的脾气也很大,如果不小心把小手指插到它的小洞里,就会发生很危险的事情,被电到。师:“那小朋友我们怎样提醒大家不随便乱碰电插座呢?”

4.认识标志“有电危险”标识。

师:“你们见过吗?是什么形状颜色的。

小结:三角形,黑边黄底色,中间有个像闪电样的小箭头。

这个标志就叫“有电危险”。

5.寻找生活中的电插座,了解标志的作用。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些地方会用到它(课件)哦,原来家里那么多地方会用到“有电危险“的标志。

6.看一看我们教室里哪些地方还会用到这个小标志呢?

7.总结谈话:小朋友自己不能碰电插线板,更不能把手指或金属片插到插座的小嘴巴里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电”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做到说话完整。

3、学习与同学合作,对别人进行正确评价。

4、大胆想象,积极交流。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将自己的想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普通话,做到态度自然,语言流利。

2、能与人合作交流,认真听、评。

教学难点:

表达流利、完整。

教具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电”的资料,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都离不开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学生交流)对了,是“电”。有了电,我们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有关电的问题,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 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话题,说说从话题中读懂了什么。明确“……”是让大家说说“电”为人类做了什么。

2、读提示,明确提示中每句话都告诉我们什么。

读一读两个带问号的句子,让学生明白要说什么,怎样说。

三、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丰富说的内容

1、比一比,看哪组收集的资料多?

2、说一说: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每组推荐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评一评,你对哪组的资料感兴趣?为什么么?

四、 口语交际

1、看了这么多的资料,你知道“电”的好处了吗?能不能用“因为有了电……”的句式来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2、那么如果没有了电,会怎么样呢?

小组进行讨论,记录下来,然后派代表汇报。

3、你能把刚才的两个问题合起来说一说吗?

自主练习,主动到前面讲述。

提出要求

说的要求: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流利,语句完整。

听的要求:认真。

评的要求:从内容、态度、语言、声音几方面来评,做到公平。

五、 拓展延伸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收集有关的资料,还可以把刚才说的内容练习写下来。

  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 篇10

目标:

1、了解电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体会电的重要性。

2、知道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方法。

准备:

电视机、录音机。

过程:

1、了解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逐一打开电视机、录音机、电灯等,都没有反应: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这些东西都坏了吗?”

幼儿讨论寻找原因,当确认没有接上电源的时候,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需要用到电?”

2、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教师引导幼儿展开丰富想象(分组进行):

——“现在,请你设计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电,将会怎样?”

“电从哪里来?”

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了解电是从哪里来的。

3、知道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方法:

幼儿分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做到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幼儿自主设计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标志。

交流设计方法和设计出的标志。

《大班教案什么东西能导电(通用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