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班语言教案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 篇1一、活动目标
1.欣赏儿童化的散文诗,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总结、对比,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和含义,并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3.培养幼儿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带领幼儿观察过夏天的风景,并对夏天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
(二)物质准备 有关夏天景象及天气变化的录像带、图片(人手一份)、实物投影机、字卡、散文诗录音带。
三、活动方法
观察分析法、直观表达法、激发法、辨别法。
四、活动过程
1.了解夏天的景象及天气特征。 让幼儿自由表述夏天的特征。教师指导语: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有什么感觉?小动物、植物和天气又会是什么样子?
2.幼儿根据图片自编诗歌。 教师指导语: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去找夏天吗?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图片,请你们用好听的话将它们编在一起。幼儿自由粘贴有关夏天的图片。打开实物投影机,请部分幼儿编排讲述。
3.欣赏散文诗并进行比较。 肯定幼儿的创编成果。请幼儿对比和欣赏散文诗《夏天》并提出问题:这首散文诗和你们编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它是怎样说夏天的?与录像带结合再次欣赏。
4.活动延伸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出示字卡,进行识字教育,用图片制成小书《夏天》,进行创编活动。
五、各领域渗透
1.科学:云、闪电、雷、雨的形成;科学实验:缺水的花草等。
2.艺术:画夏天、歌曲《夏天的雷雨》。
3.健康:夏天到了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学游泳。
六、生活中渗透
户外散步时让幼儿感受和讲述夏天的气息。
七、环境中渗透
环境布置:夏天到了。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评价 √ √ √ √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附散文诗)夏天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了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转圈,它报告:好消息,就要下雨,就要下雨。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起来了。 下了一阵儿,风去了,云散了,闪电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天边挂起晚霞。 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你闻闻连空气都是香的。 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小青蛙蹦上岸开始唱歌:咕呱! 咕呱!
大班语言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如何使用动词,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
2、增强幼儿在自由表达时的自信心。
活动过程:
一、指导语:
"今天我们玩一个新游戏,叫做"动词碰碰车""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衣服,*必须是一个动词。"
二、规则:
1、当一个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幼儿不可以提醒他。
2、不管其答案是对还是错,其他小朋友都不可以笑他。
3、 在规定时间内能说出两个正确答案的幼儿,将得到老师的奖励。
三、幼儿的回答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智慧。
答案有借衣服,穿衣服,传衣服,递衣服,晾衣服,量衣服,披衣服,捡衣服,剪衣服等。
其中出现了两类不合适的答案。
第一类:没有使用动词,而是其他的词性,如形容词等。如长衣服,短衣服,红衣服,冷衣服等。老师每次遇到这种状况都会耐心细致地引导幼儿开动脑筋,鼓励他们作出正确的回答。
第二类:使用了不够文明的动词,如:踩衣服,甩衣服,撕衣服,烧衣服,抢衣服,偷衣服,扔衣服等。老师语重心长地教育小朋友:"这些动词用在这次的游戏中是可以的。但是老师希望你们在平时生活中千万不要作出这种举动。这样会成为不受欢迎的小朋友的。"但在所有的答案中也不乏几个比较出众的答案,如:画衣服。由于该幼儿的比较具有发散性思维,把老师所说的"衣服"不是停留在第一主体的层面上,而是上升到了一个被动的层面上。
四、在轮流将答案说出以后,进行精彩的抢答阶段。
活动延伸:
可以进行"副词串串烧";"量词大擂台"等听说类游戏,不断地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教案 篇3一、教材简解:
各行各业对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为幼儿虽然年龄还小,但他们对各种职业都充满了好奇心,大班主题活动“人们怎样工作”的开展正好满足了幼儿的需求。而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小螃蟹找工作》,巧妙点燃了幼儿对职业的话题探究。《小螃蟹找工作》是一个童话故事,该故事情节生动,充满童趣,故事中的动物形象都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内容构思新颖,巧妙地把动物的特性与人类的各种职业特征联系起来。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为大家做贡献。
二、目标预设:
1、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的特点及其与各类工作的关系。
2、感受小螃蟹找到合适工作后的快乐心情,能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快乐的心情。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的特点及其与各类工作的关系。
难点:能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快乐的心情
四、设计理念:
故事《小螃蟹找工作》情节生动,富有童趣。内容上构思新颖,巧妙地把动物的特性与人类的各种职业特征联系了起来。结构上简单、平行,适合幼儿学习,也给幼儿提供了很大的创编的空间。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思考、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动物的特性与各种职业的联系,并学习根据动物的特性为其选择合适的工作,提高幼儿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设计思路:
在以往的语言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主动表达地愿望不够强、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难点定位在“理解动物特性与“职业”的内在联系,并能大胆用语言完整表达”上。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动物特性与职业的关系,根据特点大胆猜测职业,通过教师示范为幼儿提供了完整讲述的范例,让幼儿知道要说什么。此外重点设计了情境化的分组讨论环节,为幼儿创设了自由、宽松的氛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说,都愿意说。并运用教具(奖章) ……此处隐藏1074个字……以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在这一环节之中,《小鱼找朋友》的故事将会因幼儿的想象而变得更加丰富,也会使幼儿的自制画册变得更加有趣、充实。
活动延伸
针对班内幼儿可开展“好朋友”专题,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寻找朋友,并在班内发动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好朋友》画册。
活动特色
1、问题提出的发散性
2、活动设计的创新性
设计意图
对于现在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形成了自私,不合群,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等现象,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结果。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培养幼儿一个阳光、自信的性格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小鱼找朋友》这一语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发现快乐,体验快乐!
大班语言教案 篇6一、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懂得阿凡提是用自己的智慧战胜大官的。
2、知道阿凡提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增进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能在生活中积极地思考、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阿凡提的图片。
2、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四、活动难点: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活动过程:
1、出示阿凡提的图片,引导有二人认识阿凡提。
(1)小朋友,你知道他是谁吗?从这个人的服饰上你能看出他是哪个民族的吗?
(2)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个经常骑着毛驴的人,他非常聪明,常常想出各种办法帮助穷苦的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怎样应用聪明才智战胜大官的故事。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聪明的阿凡提》,幼儿欣赏并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你们觉得故事的题目应该叫什么?
(2)大官提了那几个问题?阿凡提是怎样解决的?
3、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
(1)组织幼儿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集体交流。
4、分组表演故事。
1、讨论:怎样才能表现出阿凡提的机智勇敢和大官的胆小害怕?(2)幼儿自由结伴或一小组的形式表演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通过一因多果的扩散,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训练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2、引导幼儿大胆推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幼儿的挑战性、好奇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小红星若干、题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师生喊口号,进入主题:
T:“非常一加一,欢乐在一起!耶!
T:现场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沈老师。欢迎大家参加本期非常一加一节目。
现在我先来介绍本期的参赛小组。
红队:红队必胜,耶。
黄队:我是最棒的,耶。
蓝队:蓝队第一,耶。
绿队:绿色绿色,健康快乐!耶。
(二) 了解游戏规则
T:今天的活动有三个环节。
1、第一个环节是抢答题。
我说完题目,说开始,你们马上举手,哪一组先举手,哪一组先回答,答对加小红花。
总结得分情况。
2、第二个环节是必答题。
老师这里有十二道题目,每队派一个代表抽取其中的一道题,如果不会 的话可以小组讨论或者向客人老师求助。
总结得分情况。
3、第三个环节,请个小组出题给其他小组。
总结得分情况,今天由 组胜出。
T:其他组应该向他们学习,遇事多动脑筋,这样人才会变得聪明。
(三)、结束部分:
音乐起,全体幼儿走到中间,获奖小组站在中间,互相握手、拥抱。
附题目(选四题由幼儿出题,其余做成题卡):
1、 有一个小朋友,他可以几个小时不眨眼睛,他是怎么做到的?(睡着了)
2、 小红和他的妈妈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为什么?(妈妈是老师)
3、 吃苹果的时候,咬了一口发现有一条虫子,觉得特别恶心,看到两条虫子,觉得更恶心,请问,看到几条虫子觉得更恶心?(半条)
4、 什么时候做的事别人看不到?(做梦)
5、 蚊子咬在哪里,你一点也不担心?(别人身上)
6、 明明买了一双新袜子,可是她发现袜子上却有一个洞,怎么回事?
7、 下雨天教室里漏雨了,可是大家都没有被淋湿,为什么?(不在教室)
8、 如果明天你长了一双翅膀,你会做什么?(去医院)
9、 什么人冬天不怕冷?(雪人)
10、 今天早晨,老师手上的戒指掉进了牛奶杯里,为什么戒指没有湿?(杯子里没有牛奶)
11、 有一样东西,大家都不想得,是什么??(病)
12、 你的左耳朵最象什么?(右耳朵)
13、 用西瓜和石头打头,哪个比较疼?(头)
14、 有一个老爷爷,人人都知道,但是谁也没见过,他是谁?(老天爷)
15、 能不晕车的最好办法是什么?(不坐汽车)
16、 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小明)
抢答题:
1、 一只大苹果加上一只小苹果等于几?(2)
2、 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在一起等于几?(1)
3、 树上本来有一只鸟,后来又飞来一只鸟,突然砰的一声枪响,树上还有几只鸟?(0)
4、 一个爸爸加上一个妈妈等于几?(3或4)
5、 一只公鸡加一只母鸡等于几?(许多)
大班语言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了解多种动物特点、习性,并能将其归类。
2、能清楚连贯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归类方法。
活动准备:
不同类型的动物卡片(教师自制)、大块版面一块。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回忆,分组讨论:
(1)回忆参观动物园的情景:
——“你知道动物园里有哪些种类的动物?”
(2)幼儿分别从盒子中取一动物图片:
——“请看看这些动物是属于哪一类的?”
(3)教师出示昆虫类、鸟类、野兽类三类动物家的版面,幼儿自由分成若干小组讨论。
(4)每组幼儿各类动物的家,并将动物图片贴至版面上。
2、集体分享讨论:
(1)各组交流动物分类的方法。
(2)针对每组动物分类情况互相质疑。
3、分组游戏、竞赛:
每小组选择一个种类的动物,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一小组画出该种类动物又多又准确。评出最佳小组。
文档为doc格式